雨yǔ/yù
字形演变:
甲骨文①的“雨”字由“天”和“雨滴”两部分构成:表示“天”的部分,通常是由一条横直线构成的线形符号,而下方断续竖线或竖点则构成雨的形态。“雨”字的金文字形②跟甲骨文一脉相承,小篆字形③多了一根表示雨柱的竖线,且跟最上边的一条横直线相接,表示雨水直接由上天的云层而降。
字义解读:
《说文解字》:“雨,水从云下也。—像天,冂像云,水零其间也。凡雨之属皆从雨。”
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:“雨”这个字,表示水从云而下。字顶部的“一”像天空,一横下边的“冂”像云层,水零落于其间。大凡跟“雨”的意思相关的字,都可以用“雨”字头作为表意偏旁。
由此可知,“雨”的本义就是表示天空在降雨,汉代刘向的《说苑·贵德》中说:“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”,前一个“雨”字是说“夏雨”(夏天的雨水),“雨”字用作名词;后一个“雨”字是说“雨人”(落雨在人的身上),“雨”字用作动词。
这句话说师长的谆谆教导就像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好雨一样,深入人心、滋润心田。现在,人们常用“春风化雨”一次来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。这是“雨”字两种基本意义,不过现在关于动词的用法很少见了。
字义拓展:
和“雨”有关的汉字有许多,包括云、霄、电、零、震、需等。一些字现在已看不出和“雨”有什么关联,但实际上都和“雨”字密切相关。如“零”字,《说文》中解释是细雨飘落的意思,后引申为如雨一般落下,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临表涕零,不知所云。”
常用来比喻跟“雨”相似的事物,有“枪林弹雨”“挥汗如雨”“泪下如雨”等。形容生机勃勃的新生事物叫“雨后春笋”,形容天气和谐、五谷丰登的年景叫“风调雨顺”,形容事先做好了准备叫“未雨绸缪”,形容一件大事即将发生叫“山雨欲来”。
有一句俗语叫“旧雨新知”,旧雨指老朋友,新知指新朋友,例如“人情旧雨非今雨,老净增年是减年”,“故人何许?混忘了江南旧雨。”《水浒传》中宋江因为平素为人仗义,常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,被称为“及时雨”。人生如能得一好友,如久旱后逢及时雨般珍贵啊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博海号立场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45491202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haihao.com/n/25353.html